10月中下旬以來,受節能減排限電、企業停產檢修等突發利好的帶動,作為撲熱息痛原料的對硝基氯苯的行情大漲,由6400元/噸價漲至7500元,高端去到7800元,周漲幅超過了17%。
以上看來,這是自8月份以來形成的又一次連續探底反彈行情,并沖破前期高點,打破了硝基氯苯長期保持的“鄰強對弱”的常規市場運行規律。
基于產業鏈傳導的定律,撲熱息痛漲幅也超過了13%以上。再加上進入冬季正是撲熱息痛的需求旺季,可見整個撲熱息痛產業鏈后續有望持續向好。
偶然因素助漲
此輪撲熱息痛漲價,主要受到了基礎原料、貨源漲價和需求增加的影響。
近期,國內節能減排節奏加快,控制節能減排指標成為各地的頭疼大事。雖然國家一直強調減排不能靠限電,但各地仍無法避免間斷限電現象,致使國內硝基氯苯企業限產嚴重,短時間內國內綜合開工率曾一度降至45%,貨源供應嚴重不足。
企業限產導致市場貨源嚴重不足,行情短線大漲。10月中旬開始,對硝基氯苯已開始明顯升溫,由6400元出廠上調至6800元。隨著南化公司10萬噸裝置的檢修停車,市場貨源供應捉襟見肘,一周時間內出現第二次大幅提價,漲至7500元,至下旬開始高端已執行到7800元,形成了一波下游搶購行情。
此外,原料推漲也促使企業漲價底氣十足,嚴控低價出貨比例。化工市場10月以來宏觀向好,基礎原材料普漲,作為硝基氯苯主要原材料的純苯、硝酸分別上漲了10%、33%。除了從純苯直接到硝基氯苯的企業之外,單獨外采氯化苯生產的企業仍占國內生產企業的三成以上,同時也基于液氯價格的上漲而出現采購成本加大、無法滿足氯化苯貨源供應等問題。
受綜合原料貨緊價揚的利好因素的推動,國內硝基氯苯企業漲價底氣十足,原計劃的低端價格出貨比例一再壓縮,高端成交價格卻不斷刷新,從而造成此次對硝基氯苯快速上揚。
近期國內化工行業的終端消費品的價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如醫藥、助劑、染料等領域的消費均呈現溫和回升的態勢,漲幅區間在10%~15%。其中,醫藥板塊由于季節性需求的增加,對硝基氯苯連續上揚,行情傳導較快,并仍有望持續走好。
另外,加之此次行情的上揚也存在人為炒作因素,以及部分企業擔心工業品價格會形成普漲因素,因此實施了集中采購存貨行為而推高了價格。
撲痛產業鏈有望持續拉動
據了解,對硝基氯苯強勢上揚后,近期有望理性降溫。但醫藥產業鏈中如撲熱息痛、對氨基苯酚受需求向好的影響,熱點仍會延續。如9月底以來撲熱息痛就連續上漲,由18500元漲至21000元以上,漲幅超過了13%。由于向終端成品藥的傳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且原料藥企業成本的加大向下游傳導還需一個過程,因此隨著基礎原料的強勢整理,后市仍會維持一個向好的過程。
另外,從進出口公司了解到,近期對硝基氯苯醫藥下游產業鏈上的產品出口訂單也在增加,如印度對氨基苯酚的需求量增大等,均會帶動整個醫藥產業鏈的持續向好發展。
短期行情強勢
從短期來看,由于限產現象仍然存在,終端消費未減弱,因此對硝基氯苯行情仍有望保持強勢。
從基礎原料來看,外盤純苯推動國內仍有空間,支撐向好勢頭不減。自9月份以來,國際純苯連續上揚,至10月22日收盤FOB(韓國)價至959美元/噸,月漲幅10%,并且國際套利窗口已打開,不排除純苯出口的可能。
另據統計,截至10月22日,國內港口純苯庫存已不足3萬噸,較月初下降30%。加之揚子石化檢修后開工不足,大連福佳大化、蘭州石化、遼陽石化等企業的裝置檢修,國內純苯在外盤走強和內供減量的前提下,在近期整理后仍然向好勢頭不減,形成對硝基氯苯市場的堅強支撐。
節能減排形成的限電現象短期內仍然存在,包括硝基氯苯在內的整個產業鏈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然而,從終端醫藥、染料、助劑等產品的需求上看并未受到太大影響,并且消費價格出現上漲。此輪消費品價格的上揚,反映出宏觀面的持續向好,并且帶動工業品價格上漲趨勢明顯。(責任編輯:楊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