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術中國紡織(紡織行業分析報告)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功能纖維研究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金劍介紹,在廢舊紡織品中,滌綸和棉制品占比高、回收難,尤其是滌棉混紡產品成分復雜、分離困難,成為再生利用中的“硬骨頭”。用傳統方法回收,面臨效率低、能耗高、污染大等問題。如今,這項化學法回收技術為破解難題提供了綠色、低碳方案。
當前,我國每年產生的廢舊紡織品總量龐大,傳統處理模式面臨不小壓力。如何實現從“廢舊衣”到“新原料”的高質量循環,成為行業破局關鍵。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閻巖表示,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和消費國,發展循環經濟既是為自身破局,也是為全球產業轉型助力。
2025年是我國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關鍵年份。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2022年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實施意見》,今年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達25%,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達200萬噸,并引導有關機構和企業研究制定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目標及路線圖,積極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
今年4月,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綠色纖維有限責任公司在江蘇省無錫市揭牌成立,推動我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在廢舊紡織品利用細分領域邁向專業化、規模化發展。
在2025循環創新·時尚大會上,多家企業和研究機構展示了最新突破——從智能分揀技術、酶法再生,到化學法閉環解聚,一批國產新技術正在逐漸降低再生成本、提高品質穩定性。
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一直專注于利用化學反應循環再生技術推動紡織品閉合循環。公司年產能達3萬噸,每年可處理廢舊紡織品約4萬噸,已累計回收近45萬噸廢舊紡織品。目前二期項目正在抓緊建設,為更好地實現“紡織品到紡織品”(Textile to Textile)模式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