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趨穩或主要受兩方面影響。其一,隨著時間的推移,節前的階段性補庫逐漸進入尾聲,下游對高價接受程度有限,觀望漸起,報還盤差距拉大,成交進一步減少,市場情緒明顯降溫。
其二,部分貿易商表示隨著多地氣溫轉涼,電廠日耗逐漸下降,且國慶假期臨近,終端備貨接近尾聲,剩余需求零散且還盤多圍繞指數平或下浮,不足以支撐價格繼續上漲。因而對后市預期偏空,出貨意愿較好,報價出現松動,議價空間增加。
不過貿易商對后市看法存在較為明顯的分歧。上述報價松動的部分貿易商認為節后價格將開始下跌。河北某貿易商表示,不看好節后市場,本輪上漲就已經屬于提前上漲,北方錨地沒什么船,庫存也有累積的跡象,節后市場沒有延續性。
但也有部分貿易商認為,當前市場煤發運成本持續倒掛,短期集港量提升有限,港口現貨尤其是低硫優質資源持續偏緊,加之節后大秦線將進入秋季檢修,煤價或仍有支撐,下跌有難度,因而報價依舊堅挺。
江蘇某貿易商表示,當前市場倒掛情況突出,一方面是產地發往北港倒掛,另一方面是北方發往長江口倒掛,成本支撐下,疊加中轉港流通貨源有限,價格略有松動就會促使需求釋放,因而,價格即便有回調幅度和持續時間均有限,之后可能還會上漲。
就目前的市場來看,隨著氣溫轉涼,電廠日耗已進入下行通道。數據顯示,9月23日,沿海六大電廠庫存升至1378.3萬噸,可用天數達16.2天,日耗則回落至85.03萬噸。
與此同時,非電行業中除化工板塊因項目投產仍有增量外,鋼鐵(鋼鐵行業分析報告)、建材需求持續疲軟,整體需求支撐力度略顯不足。供給端的變量則成為關鍵看點。產地則需跟蹤超產、環保、安全檢查與降雨天氣對煤礦生產的實際影響。港口需關注大秦線檢修實際影響及進口煤補充情況。若供給收縮超預期,或能緩解需求下滑帶來的壓力。
短期來看,受發運成本和大秦線檢修預期支撐,港口動力煤價格深跌可能性不大,但上漲缺乏需求配合。具體走勢還需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