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航空公司機票直銷比例不夠。一方面,在線旅游平臺在機票分銷中占主導地位,卻常將航司官方出票和代理渠道出票混放,搭售各類附加產品并默認勾選,甚至隱藏裸票,讓消費者選擇權受限,只能無奈選擇高價套餐。另一方面,部分不法代理商為了逐利,利用信息差售賣違規票、囤單不出票,造成旅客高價購票、航司低價甩賣的怪象,既侵犯消費者權益,又擾亂市場競爭秩序。而且,眾多航司為爭奪客源,在激烈競爭及高鐵沖擊下,跟風低價銷售,導致服務降級、利潤壓縮,陷入低質量同質化過度競爭的泥潭,長此以往,航空客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堪憂。
值得欣慰的是,相關方已著手整治亂象。比如,不少在線旅游平臺開展“凈化代理”專項行動,清退無備案供應商;航旅縱橫APP上線“民航官方直銷平臺”,做到無加價、無捆綁、全透明,方便消費者比價購票。這些努力雖取得一定成效,但面對復雜的市場問題,仍只是開端。
此次自律公約的發布,無疑是對癥下藥。它強化了對航空銷售各環節的監管,嚴禁違規捆綁銷售、價外加價,建立信用評價機制,對遏制代理亂加價、推動票務系統規范化建設有著積極作用。不過,自律公約能否真正落地生效,轉化為強大的行業治理效能,還面臨挑戰,需要配套支持來保駕護航。
在此過程中,各主體都需擔起責任。行業監管部門要完善法規和行業規范,細化“反內卷”規則,比如對重點時段、熱門航線運價動態監測,控制運力供給,防止惡性低價競爭,營造健康市場環境。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大對在線旅游平臺和代理商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重點整治訂金不退、捆綁搭售等問題,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讓違規者不敢肆意妄為。
航空公司要公布授權代理人白名單與在線旅游平臺核查業務,取消違規代理資格,同時普及官網驗真,消除信息差,提升用戶體驗;還要推廣機票互售,打造直營平臺,優化購票流程,構建“全場景服務”生態,增強自身競爭力。在線旅游平臺則要做到清晰告知各項費用,由用戶自愿勾選,量化代理商指標并公示,更要探索擺脫依賴差價、捆綁傭金的舊盈利模式,推出定制旅游等增值業務,實現轉型升級。
如今,民航旅客結構有所變化,“一老一小”市場活躍,價格仍是影響購票的關鍵因素。要破解機票銷售(銷售行業分析報告)亂象,關鍵要在降低成本、優化體驗、維護秩序的同時,挖掘旅客多樣化需求,創新航空產品供給。只有各主體協同發力,才能增強航空客運行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