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方面,主產區煤價延續漲勢,化工、水泥等非電行業補庫需求釋放,疊加民用需求增多。在環渤海港口上漲帶動下,站臺及煤場采購積極性提升,大部分煤礦拉煤車增多,煤礦漲價情緒較高。港口賣家捂貨惜售,提高報價,部分煤種掛牌價高于指數10-20元/噸。考慮到成本因素以及預期價格還有上漲空間,市場低價很難買貨。電廠拉運進入后半程,實際終端需求規模不大,對離譜的高價予以婉拒。
隨著抑制煤礦產能釋放的因素消除,煤炭產量也將恢復,大秦線、唐呼線運量繼續增加,但需求也不弱,港口煤炭供需雙高;但供給速度的提升水平明顯慢于需求,環渤海港口仍處于緩慢去庫模式,為煤價繼續反彈奠定基礎。此外,下游需求穩步恢復,國內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擴大市場有效需求、穩定宏觀經濟增;隨著政策效果逐步傳導,火電、鋼鐵、建材等煤炭下游核心行業的生產需求穩步恢復,尤其是工業用電需求回升,帶動火電用煤增加,為煤炭市場提供堅實的需求支撐。
夏季用電高峰接近尾聲,上周三開始,華東地區氣溫下降至30攝氏度以下,電廠日耗明顯回落。本月的煤炭市場,是傳統的需求淡季,但也到了電廠囤貨和非電行業備煤的好時節。多因素支撐此輪煤價反彈超出預期,首先,供給端約束依然存在。主產地安監趨嚴、降雨擾動及煤礦檢修導致產能釋放受限。隨著國內煤礦“查超產”政策推進,且主產地晉陜蒙均有相關政策出臺,控制煤炭煤炭行業分析報告(煤炭行業分析報告)產量,導致煤炭整體供應量環比上半年會有所下降。其次,因天氣因素,進口印尼煤減少,供應受挫;疊加國內煤市場反彈,外礦積極挺價。目前,國內投標價格重心基本穩定,但終端對高價接受度有限,市場交投氛圍略顯冷清,實際成交較少。再次,非電行業需求有望改善。“金九銀十”傳統旺季的到來,建材、化工等非電耗煤企業開工率略有提高,大部分非電行業對原燃料采取按需采購,節前備貨積極。
環渤海港口庫存小幅下行,港口市場情緒較好,部分貿易商對后市判斷較為樂觀,捂貨惜售情緒濃厚;但電力需求季節性走弱及電廠壘庫,必然會限制上行空間,部分貿易商出貨意愿增強,煤價上漲進入后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