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上調成品油零售價可能性不大。原因一,現在物價水平較高,調價容易引起較大連鎖反應。原因二,地煉滯銷情況明顯,價格再度上漲的動力并不存在。原因三,上調成品油價格會加重物流成本,不利于春運穩定。
距2010年12月22日國內成品油調價僅兩周時間,隨著三地原油變化率突破4%,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于昨天再次開啟。分析人士指出,本輪成品油調價可能延后。
國際油價急漲,原油劍指100美元/桶,助推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開啟。據數據顯示,1月5日三地原油加權均價就已達到4.08%,1月10日該數字上升到4.43%。數據顯示,從1月5日起,三地原油變化率已漲至4.22%;本周,國際原油在90美元/桶的高位寬幅振蕩,三地變化率更是飆升至7.14%;24日,發改委調價窗口開啟。
目前,市場調節預期已日漸濃厚。市場普遍認為,春節之前上調成品油零售價格可能性不大。
分析人士說,調不調還得從國內的經濟環境說起。春節臨近,此時間段本就是物價水平較高的時期,而目前國內恰逢嚴峻的通貨膨脹,某一商品價格變動,很容易引起較大的連鎖反應。而且2010年全年以及12月主要經濟數據已于今日公布,目前我國通脹形勢仍不容小覷,穩定物價、控制通脹將會是本年度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分析人士認為,市場需求的疲軟更是對發改委調價增加了新的挑戰。理性來看,面對持續疲弱的成品油市場來說,近期上漲價格還存在著較大的壓力。從供需情況來看,“柴油荒”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而以地方煉廠居多的山東市場來看,由于汽油價格相比主營單位存在優勢,再加上節前需求旺盛支撐,煉廠走貨速度尚好,但柴油市場卻難盡人意,地煉滯銷情況明顯。因此價格再度調漲的動力并不存在。同時,目前正處春運高峰期,若此時上調成品油價格,無疑將加重物流運輸成本,不利于春運穩定。
綜合各方面因素,業內的遍看法是此時油價如果上漲對很多下游產業帶來深遠影響,對農業、化工、交通運輸等都意味著成本增加,而且目前市場通脹壓力較大,因此成品油春節前調價可能性很小,政策調價極有可能推遲至春節后。 (責任編輯:楊瑩瑩)